资料下载
四是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。三分建设,七分管理。工程建设得再好,如果后续管理跟不上,功能就会打折扣,效益也不能充分体现。要按照“谁受益、谁管理”和“自主管理、自主服务”的原则,组织农牧民研究制定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和各类村规民约,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和创造,把活动广场、巷道、文化室等公共设施管好用好,做到工作的制度化、规范化和常态化,确保工程发挥效益。五是理好修旧与建新的关系。经过两年的实践,我们认识到修旧与建新要相协调,不能搞成两张皮。要从实际出发,对于些人口居住相对集中、基础设施较好的嘎查村,坚持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,保留原有的特色风貌,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房屋院墙修缮,做到安、实用、美观。坚持“多拆多清少建”的原则,危房部拆除,对没有修缮价值、暂时拆除不掉的旧土房,不再增加没必要的投入,逐步创造条件实行“土改砖”。对村内原有的供销社、学校、礼堂等公共建筑要修旧如旧,旧农具、老式生活用品要筛选保留,留住乡村历史,使村庄成为记忆中的故园。